新闻中心 >  头条 > 

安徽擦亮创新"金字招牌" 绘就多彩"绿美江淮"

发表于:2024-03-07 12:20  作者:张理想、鹿嘉惠、夏胜为、李浩、李明杰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芊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安徽省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坚决扛起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把创新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把江淮大地这片好山好水保护得更好。

勇担科技创新重任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谋深虑远,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表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新型研发机构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建议,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

去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产出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世界最长且可重复的403秒高约束模式运行,大气校正仪载荷随遥感四十一号卫星成功入轨运行。“我们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凝练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研攻关,开展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定向性、建制化科学研究,构建‘装置平台—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相互支撑牵引、带动赋能的结构化、一体化科研布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表示,将持续发挥大科学装置集聚优势,不断完善全链条的海内外人才引育机制,大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着力建设高水平平台,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委员在建言献策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让我们感到履职更有方向、责任更加重大。”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认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他表示,将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围绕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国之大者”,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等方面的问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献计出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人才是创新的坚实底座。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孵化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院士团队,专注于量子传感器的研发和落地应用,助推高端量子传感设备实现国产化。该公司现有员工80余人,其中硕博士以上学历达到三分之一,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去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约为75%,近八成的收入都投入了研发工作。国盛量子董事长赵博文表示,将更加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增加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上的投入,推动企业主营产品量子传感器向芯片化、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让量子精密测量这项原创性、颠覆性的未来科技,在更多工业精密检测场景中落地应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促进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鹤城乡位于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坚持守护新安源头的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新安源有机茶和香榧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全国人大代表、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李发权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产生了强烈共鸣。他认为,持续做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加大新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和打造新安江源头农产品区域“有机”品牌,才能真正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相映生辉。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兴表示,重点排污单位智慧监管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构建了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视频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为辅的非现场监管系统,赋能智慧监管执法,实现了重点单位日均值超标天数“四连降”。下一步,将整合升级排污许可、环境信访、执法监管等系统,串联“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精准执法、精准治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指引了方向。”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行政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孙振连表示,将立足市区近郊乡镇实际,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红线”的底线思维,不断压实责任、强化管理,多措并举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辖区内采煤塌陷区土地修复,加大散乱污小企业关停力度,推动畜禽养殖技术升级,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