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资讯 > 

安徽财经大学:劳动力赋能乡村振兴

发表于:2023-07-31 15:21  作者:陈文韬  来源:中国网韵动安徽  责任编辑:陈紫芊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青力量创未来”社会实践队于6月28日—7月13日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大蒋村、白莲坡镇等地开展了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劳动力双向流动助力乡村发展的调查。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和调查劳动力流动在促进地方产业文化多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地区劳动力资源流动配置、促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帮助。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劳动力双向流动正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此次调研范围涵盖了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大蒋村、白莲坡镇、江淮粮油有限公司,以及长淮卫镇和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全面了解了乡村振兴政策以及在当地取得的成果,特别关注了劳动力双向流动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双向流动:乡村振兴的推动力  

6月28日,在蚌埠市固镇县的王庄镇,团队成员深入大蒋村,发现劳动力流动现象普遍存在。外出劳动力打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对于水平收入较低的非农劳动力而言,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转移收入更多地仅能用于满足农村家庭的基本温饱,难以真正地带来对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因此,团队成员提出了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提案,鼓励在城市工作的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蒋镇调研过程中采访当地居民。

在参与乡村振兴产学研教基地揭牌仪式上,实践团队表达了未来将与大蒋村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同时探索可推广深入的双向流动机制。总结会议和调研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探讨了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和人才振兴的重要性,并积极为推动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固镇县王庄镇大蒋村举行乡村振兴产学研教基地揭牌仪式。

企业典范:创新驱动的乡村振兴  

7月10日,团队在上午抵达江淮粮油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方厚凯和朱春经理的带领参观下,团队了解到蚌埠市江淮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油加工为主要业务的传统企业。在方厚凯和朱春经理的领导下,该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已成为安徽地区米糠加工领军企业。为推进技术创新,江淮粮油积极申请专利,凭借先进机器和技术获得数十项专利。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团队管理上,公司为附近村民提供许多就业岗位,使得村民可以兼顾农事和工作。晚上夜班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充分就业机会,让他们有时间务农。财务等部门引进一批专业人才,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江淮粮油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在劳动力双向流动推动下,这家传统企业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  

图为方厚凯为调研队员介绍旗下特色品牌“冉龙”稻米油。

在下午,调研团队抵达了白莲坡镇,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了解到白莲坡政府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显著成就。通过落稻加工和特色水产养殖,当地在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发展中创造了“五彩产业”,包括白色稻米、黑色甲鱼、黄色草编、红色龙虾和绿色体验农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返乡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图为实践团队正在了解白莲坡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表之一的白莲坡贡米。

地方政府引领:优化环境促进乡村发展  

7月13日上午,实践队员在抵达了长淮卫镇,副书记尚波带领实践团队前往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实地调查。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先前往了传感谷,了解到传感谷是蚌埠市的重点高新科技项目,也是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大型传感基地。传感谷主要发展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这是全球公认的发展前景极好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据预测,2023年国内MEMS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并保持年均增幅20%左右。中国传感谷的建设将为蚌埠市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在促进当地高新人才流通、吸引人才就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图为展馆讲解员在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传感谷。 

在参观完传感谷后,调研队前往了老长淮农场。农场的主人被称为小苗哥哥,从大学生毕业的他,怀着创业的想法回到了家乡寻求机遇,而老长淮农场便是他这些年来悉心照料的成果。农场主要以水果种植为主,种植水果有葡萄、蟠桃、香瓜、蟠桃枣、爱媛果冻橙、甘蔗等,每亩果园的产值保持在3万元左右。返乡创业的小苗哥哥以自己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地的种植业典范,也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动乡民就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老长淮农场负责人“小苗哥哥”带领实践队员参观葡萄园。

在安徽省凤阳县的临淮关镇长春社区,团队发现当地通过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优化就业环境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中。这些返乡创业企业和引进的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实践队员们经过调研了解到当地的科技项目和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后,受邀参加了长淮卫镇镇政府的座谈会。在会议中,与会人员围绕乡村振兴中的要素流动和种养加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尚波副书记介绍说,劳动力流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地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企业与劳动力之间存在一些互相挑剔的困境。目前,劳动力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地引入和心怀家国情怀的群众返乡创业。该镇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蚌埠市和凤阳县,距市区和县城不超过半小时车程。常住人口为2万人,外来务工人员约有2千至3千人,其中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会上还提到了一些激励政策,例如对于从业时间超过半年的劳动者,将给予每人400元的奖励。此外,该镇计划开设新的实验学校,提升教育优势,并鼓励提升医疗资源,以增强该镇的整体区位优势。  

图为长淮卫镇副书记组织开展长淮卫镇政府召开座谈会。

实践队员们立足调研当地传统产业,领悟绿色新发展理念,面对面了解乡村振兴成果。下午时分,调研团队前往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并参观了当地的千丽花加工厂和安徽省鑫凯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千丽花加工厂是一家返乡创业企业,他们原本在广州从事服装生产。该加工厂在加工、包装、物流和电商等方面展示了全生产链的环节。鑫凯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拥有广阔的厂房和现代化设备,以出口英法的烤炉户外用品和支架为主要产品,致力于为中国建材光伏、比亚迪、奇瑞等企业提供产品。该公司全程自主生产,不外包任何环节,并且拥有72个机器人。  

图为李总为实践团队介绍鑫凯诺金属制品公司的加工车间。

长淮卫镇和凤阳县临淮关镇的经验和成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在当天的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清晰地了解到长淮卫镇和凤阳县临淮关镇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探索和成就。通过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两个镇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返乡创业的企业以及引进的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在老长淮农场前合影。  

综合以上调研成果,劳动力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助力。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才的回流和乡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相得益彰,为乡村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乡村产业链,也是劳动力双向流动的积极成果之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青力量创未来”团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他们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有益建议,也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劳动力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劳动力双向流动将继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相信在青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乡村振兴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文/陈文韬,图/金俊康)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