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丰富个人专业知识,2023年7月21日上午8点30分,安徽大学“桑榆非晚,兰台为民”暑期实践队的6名同学在队长的带领下,深入合肥市包河区长江养老院和庐阳区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两地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青年实地探访,观察现实、了解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将越来越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和档案管理。为了探究目前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和老人档案管理情况,实践团队在7月20至21日分别来到了合肥市包河区长江养老院和逍遥津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观察养老环境适宜程度,与老人温情沟通,了解目前养老服务日常、关怀老人身心健康。团队与机构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问交流,问询机构档案记录信息、更新频率以及亮点与不足之处,并受邀前去档案室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其档案管理流程。
通过两天的走访,团队成员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养老档案管理服务的重要意义及其面临的困境。目前,国家政府正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养老档案管理体系正逐步建立,然而由于资金、成本以及人才短缺等原因,养老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发展仍较为缓慢,这也意味着青年学子未来的责任更为重大!
团队成员与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图/赵冠毅)
社区居民参与问卷调查。(图/李明涵)
社区温情沟通,问卷整理、访谈加持
7月23日,团队在合肥部分社区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团队与一位退伍老兵深入交流,调查现居民对我国养老档案服务是否有一定了解,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人们对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相关出台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大多数人认为养老机构需要建立老人档案并且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录入电子档案、定期修缮和维护;人们都认为养老服务档案中需要包含更多个性化、精神方面的内容;人们都认为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服务的完善程度与养老机构的专业程度相关,并且会更加偏爱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完善的养老机构。
根据以上信息,团队将调查结果结合现实提炼得出相关部门目前在养老档案方面所需要继续做出的努力:尽快明确和完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的政务相关规定及标准;给予养老服务档案管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加强对相关机构的外部监督;加大对养老档案服务管理的宣传力度。
团队成员与养老院内老人进行访谈。(图/赵冠毅)
团队成员与退伍老兵进行访谈。(图/赵冠毅)
养老档案出新题,独立思考、概括问题
根据实地调查,团队发现大多养老院均有一定的档案意识,有完整的档案管理流程和专门的存档区域。但存档内容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老人身份信息、家属身份信息、老人的健康状况等内容,对老人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精神追求等方面顾及不到,哪怕会定期举行活动,也是群体活动,缺乏针对性。存档过程较简单,涉及到医保报销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视,但其他方面就较为随意,究其原因:没有明确的政务相关规定及标准;监督力度极弱,几乎没有部门检查;缺乏专业人才,都是护理人员兼职档案管理;成本较高。
团队总结讨论,深刻领会、肩负重任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高尚职责。档案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规范养老院的档案管理,一方面能保障老人们的合法权益,为老人们的养老生活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加强我国档案事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
加速老龄化背景给养老服务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即要求进一步规范机构档案管理,优化养老机构服务流程,为院民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等。该团队希望了解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以及是否需要完善,新时期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工作要求及养老机构的落实情况,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院民现有意见及反馈,从而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当前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经验。继而分析养老服务档案管理中政府、养老机构和院民三个主体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且根据相关理论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对政府决策和机构服务提供相关帮助,从而更有利于养老服务的改善与高质量发展。
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受益匪浅。学术上,把档案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思想上,培养了服务社会意识与奉献精神,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上,为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而不懈奋斗!团队充分了解了养老院档案管理的真实情况,锻炼了队员们沟通能力,深化了专业认知,提升了专业素质,增强了团结意识。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合影。(图/蒋乐美)
档案发展仍有漫漫征途,尽管通往理想的道路是崎岖的,但起点就在无数档案人的脚下,就在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青年学子一步一步亲自去走!就让你我在实现鸿鹄之志的康庄大道上一展自己的抱负和激情,于绚烂多彩的青春梦想中成就一番事业!(文/李明涵、傅锦辰、蒋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