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
安徽省古树名木众多,古村落、古驿道、古祠堂等都能见到古树的身影。据统计,安徽省目前共有古树名木35154株,其中名木148株,一级古树834株,二级古树4314株,三级古树29858株。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市县及有关部门,探访当地如何创新举措,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方案
8月9日,在桐城中学校园内,有一棵“惜抱轩”银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桐城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古树长势并为其“体检”。
据介绍,这棵古银杏树乃桐城派大师姚鼐亲手所植,距今已有250多年,现为安徽省名木。
“在前期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银杏树存在树体空洞腐烂、生长不良等问题,邀请了省级专家及时制定了救护方案。”桐城市林业局党组成员、绿化办主任黄武介绍。专家对银杏树地下进行了排水、施肥,改良土壤;对受损树干进行了填充修复,清腐碳化处理;对树干进行涂白,防治银杏小卷蛾病虫害。目前这株古树长势良好,保护修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桐城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树种有银杏、圆柏、皂荚、枫香、玉兰等近30个品种,古树名木有154株。该市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制定《桐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建档的古树名木编制了保护方案,同古树名木所在单位和个人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负责古树名木日常管护工作,积极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经费。
“我们组织专家针对所有古树编制了《一树一策保护方案》,根据方案开展巡查、修复和保护工作。”黄武说。
为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省出台了《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古树名木认定、养护、管理、法律责任等都进行了规定。“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分级保护的原则,建立了全省古树名木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树龄、特征、坐标定位、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等信息,录入全国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并对纳入名录库的古树名木,全面开展挂牌保护。”省林业局生态处处长余本付说。
林长巡林确保古树有人管
结合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安徽省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所属责任区林长职责,明确古树名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落实古树名木的养护责任,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定期报告,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切实做到棵棵有人管、株株有档案。
在桐城市龙腾街道白马社区胡庄组,只见一棵黄连木枝繁叶茂矗立在马路中央,成为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据介绍,这棵黄连木已有230多年树龄,属三级古树,树高20米,胸围3.77米,平均冠幅19米。
“这棵黄连木陪伴着我们成长,小时候,大家经常围着它嬉戏打闹、倾诉心声。它不仅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白马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中余说。作为一名基层林长,张中余是古树的管护人,“我每天都要来转转,看看树叶生长情况,有无病虫害。”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古树周边围起护栏,工作人员对四周杂草进行了清理,重新挂了标牌。为了保护好这棵古树,桐城市林业等相关责任部门加强属地管理和科学管护,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家会诊,针对性地采取复壮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为古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定远县桑涧镇河西村,同样有一棵200多年的黄连木。今年70岁的村民蔡万顺是这棵树的“保姆”,“我每天负责清扫落叶,查看古树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林业部门来处理。”他说。
定远县对全县24株古树进行保姆式管护,落实了21名林长责任人,选聘了21名生态护林员。林长责任人和生态护林员共同肩负保护古树职责,并签订责任状,保护古树健康生长。
为了科学开展保护修复,安徽省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培训,指导各地根据古树名木生长情况因树施策,科学制定养护方案。对古树名木受损,出现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及时组织专家“会诊”,组织专业队伍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复壮工作。2019年至202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古树名木保护经费500万元,共修复了542株一级古树和名木。2023年计划修复68株一级古树。
购买保险让古树获得救助
今年以来,全椒县结合古树名木普查情况,由政府出资为县域内72株古树名木“上保险”,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在全椒县马厂镇三合村铁李组的一处半山腰上,有一棵千年古银杏树。这棵树主干高大挺拔,长得很茂盛,数里之外可见。每到深秋,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像是蝴蝶翩翩起舞,引得周边的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拍照。
由于古树名木普遍树龄较高,遇到极端天气和病虫害影响时,容易造成倾斜、倒伏、折断等。为解决这个问题,该县启动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由林业部门以投保的形式,将72株古树名木全部纳入森林保险范围,推动形成立体化、市场化风险分担的古树名木保护新格局。
全椒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逐村逐株登记,现场会诊把脉,制作保健卡,建立“古树名木监管平台”。根据古树名木“体检”情况,为每株树木制定复壮抚育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复壮工作,先后投入50万元,修复古树34株。同时还为全县72株古树名木制作了“身份证”标牌,实行挂牌宣传,扫码可了解古树故事与文化。
保护古树名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省各地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方式,通过实施“保险+古树名木”模式,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让古树也能“老有所依”。桐城市与国元保险合作,将古树名木列入专项保险,古树在受到自然灾害时将获得救助;池州市为538株古树名木投保,强化了濒危古树的保护力度;淮南市为132株古树名木上了“林长制国元护林保”。保险期间造成古树损失、施救等费用,每株可获得3万元的抢救保护资金。
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森林资源,极其稀缺、珍贵,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为建设山水秀美的美丽安徽增绿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