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 > 

江淮运河,带来什么?

发表于:2023-10-27 10:26  作者:范克龙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芊

(记者 李博/摄)

安庆港是安徽省境内长江北岸的深水良港,江淮运河的开通,让淮河中游地区运输有了出江口。

(通讯员 周啸勤/摄)

10月21日,船只正在通过江淮运河合肥蜀山段。

安徽,别称江淮大地。

长江从安徽南部贯穿,淮河从北部贯穿,两条大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安徽独特的地理特征,也勾勒出安徽内河航运发展的基本面貌。

打开中国地图,长江、淮河如两条并行的巨龙,逶迤向东,直入大海。南北两条大动脉无法连通,一直是困扰安徽航运发展的短板。但随着江淮运河这一“世纪工程”的投用,安徽水运历史被重新书写。

江淮运河,将带来什么?安徽如何做好运河文章,借船出海,向海而兴?

长江淮河“牵手”

打通南北水运大动脉

10月13日清晨,长江边,裕溪口,阜阳船东牛德顺驾驶着满载石子的轮船驶入船闸,沿着江淮运河一路北上,3天后的傍晚,便来到淮南东淝河闸,驶入淮河。

“船少,不用等闸,一路顺畅。”老牛满脸笑容。跑了多年船的牛德顺,以前常从扬州走京杭大运河,全程要一个星期。“现在走江淮运河,缩短了300多公里行程,节省三四天时间,一来一回能省1吨多柴油,节省近1万元。”

10月26日,在河南周口港,一艘集装箱船舶正在装箱,船上装的是河南金山化工集团的工业烧碱。装船完成后,船舶将通过沙颍河航道进入淮河,同样只要3天时间,就能到达长江边的芜湖港码头。

河南金山化工集团是一家联碱化工企业,为安徽芜湖的光伏玻璃企业供应原材料,货船经常在周口和芜湖间往返。“每个月要运输14万吨原材料,来回要七八十船。”企业物流经理杨涛告诉记者,以前运货到芜湖,要通过淮河走洪泽湖,再绕道京杭大运河进入长江,沿长江北上运往芜湖港,全程800多公里。现在通过江淮运河,距离减少370多公里,节省四五天。效率高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一年下来,可以节约物流成本1000万元。

在安徽境内,长江与淮河距离不过300多公里,受江淮分水岭阻隔,这段并不算远的距离,千万年来却无法连通。随着江淮运河通航,长江与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如今无论从长江到淮河,还是从淮河到长江,水运航程都只需3天时间。

2023年8月19日,江淮运河九条集装箱航线开航,安徽阜阳港、合肥港、芜湖港与河南省周口港、淮滨港实现“五港联动”,江淮运河全面开航。9月16日,引江济淮菜子湖线试运行,江淮运河航道全线开通试运行。

依托引江济淮工程打造的江淮运河,与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航道连通,共同形成一条纵贯豫皖苏三省、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全面形成长三角地区“井”字形干线航道主骨架。通航后,结束了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之间水运不畅的历史,千吨货轮可直接通江达海,缩短航运里程200公里至600公里,大大提高航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作为新中国建成的最大运河,江淮运河是全国规划“四纵四横”高等级航道之“纵二”组成部分,是长江、淮河以及黄河三大流域经济要素流通的关键通道。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副处长郑凤生表示,江淮运河重构了安徽省内河航运格局,形成安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一纵两横”的高等级主航道,打通了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之间的水运大动脉,显著加强长三角与中原地区联系,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李浩淼认为,目前我省物流运输,仍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比例偏低。相比公路运输,水运优势成本明显。“一辆货车只能运输七八辆汽车,而一艘内河滚装船舶一次可以运输300多辆汽车,降本增效显著。”同一批次的货物,通过水路运输,每公里比公路运输节约成本约500元。

随着江淮运河航线开通,长江淮河“一线牵”,将大大缩短航运时空距离,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江淮运河通航后,在安徽境内形成“工”字型水运网,淮南到芜湖之间的水运距离,将从绕道京杭运河的645公里减少到330公里。阜阳—芜湖航线,航程由原来的820公里缩短为450公里,航行时间由原来的6天缩短为4天;淮滨—芜湖航线,航程由原来的850公里缩短为480公里,航行时间由原来的6天缩短为4天,物流成本将节约200元/标箱至300元/标箱,进一步提升皖豫两地货物的运输时效,有效降低港口腹地企业的物流成本。

断头港变枢纽港

合肥打造江淮联运中心

合肥,在皖之中,因东淝河与南淝河流经而得名。然而,受江淮分水岭阻隔,南淝河流入巢湖,东淝河则汇入淮河,两条河流虽相隔不远却难以交汇。

据说,当年曹操大军南下,曾在江淮分水岭开凿人工河道,欲连接两条淝水。相传河道开挖之后,“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受膨胀土等难题制约,河道难成,只得半途而废,望岭兴叹。

往事越千年,古河道早已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如今,江淮运河横空出世,从巢湖引水,取道派河,连通东淝河,注入淮河,长江淮河终于“牵手”。而处于江淮大运河“腰眼”位置的合肥港,也由原来的断头港变成中转港,一跃成为连南接北的江淮运河之中枢。不靠海、不沿江的合肥,有了通江达海的地利,襟江带淮的安徽瞄准了“向海而兴”的发展目标。

依托江淮运河黄金水道优势,2023年7月28日,合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获批,9月,合肥正式被列入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复合型)。随着江淮运河开通,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中,合肥的地位举足轻重。

“打通江淮运河,合肥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合肥海事中心港航管理中心副主任吴运生看来,合肥要充分发挥水运优势,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意识,加快建设江淮联运中心,打造内陆地区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持续优化水路运输服务保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派河港旁边,新的铁路物流基地即将建成,投运后将与派河港无缝对接,实现铁水联运,构建起公、铁、水多式联运格局,为在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安徽发展铁水联运,主要在长江干流。而江淮运河沿线,仅合肥港中派作业区正在建设铁路专用线。”安徽港航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依托江淮运河与长江、淮河构成的黄金水道,安徽要加快全省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谋划新增一批铁水联运枢纽,进一步发挥铁水联运的巨大物流优势。

“打造‘水运上的安徽’,要进一步放大优势、补齐短板,高质量打造江淮运河水运大通道,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着力提升河江海联运水平。”省港航集团负责人表示,安徽正以长江为主轴,以江淮运河和淮河为廊带,抓住合肥打通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契机,构建“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的合芜马港口三角核心极,充分发挥江淮运河航运价值,组合成为全省港口龙头核心,联动安庆、铜陵、淮南、蚌埠等省内枢纽港口,构建安铜淮蚌港口扇形联动圈,形成全省“串点成线、运营成网”一体化港口群,深度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港产城园融合发展

塑造安徽向海而兴的发展新优势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服务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保障。而航运具有大运量、低成本优势,是最重要的物流方式之一,对服务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港产城园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动港口与城市、产业互动,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港口为龙头、园区为载体、城市为核心,形成港口、物流园区、城市互为依托、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

“江淮运河及其支流沿线现有较多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航运的开通将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利润水平,提高沿线工业区产业竞争力。”李浩淼说。

派河港地处“安徽工业第一区”合肥经开区,这里是合肥市集装箱生产腹地,聚集了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光伏以及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以派河港为圆心,半径10公里范围内,覆盖了合肥市七成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包括大众、蔚来、联宝、海尔、晶澳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光伏等龙头企业,工业总产值超7000亿元。其中,半径5公里范围内布局了江淮汽车新港基地、蔚来汽车基地、大众新能源汽车基地3个整车基地。

站在合肥派河港眺望对岸,一排排现代化工厂清晰可见。江淮国际公司物流经理周健告诉记者,河对岸就是江淮的轻卡厂区,离此5公里,是江淮的小汽车整车厂区。看好江淮运河这条便捷的物流大通道,江淮汽车早早提前布局,临港设厂。

“原来工厂距离合肥港(南淝河港区)有20多公里,工厂搬到港口旁边后,汽车从厂区运到港口作业区,只需要10分钟时间。以前要从上海、南京等港口提运空箱,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现在在派河港就能提箱,随装随走。”周健说,高效的物流给企业生产销售提供了稳定支撑,目前企业每月从派河港发运汽车2000多辆。

合肥一家白色家电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企业每年出口3万多高箱产品,大部分是通过上海港和南京港发运。随着江淮运河通航,以及铁水联运体系完善,他们计划进一步提高在合肥发运的比例。“以前到合肥北站货场有50多公里,一天只能发送两趟,现在铁路货场就在厂区附近,濒临港口,一天至少可以跑四五趟。”

芜湖港是我省最大的货运、外贸和集装箱枢纽港,去年该港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125万标箱,均居全省首位。

“江淮运河通航后,我们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隽说,这进一步拓展了芜湖港的货源辐射半径,河南淮滨、周口等地的粮食、石材等通过江淮运河,正源源不断地运到芜湖港。

围绕战新产业、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等物流需求,合肥推行“前港—中区—后城”整体联动发展模式,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目前,合肥派河港正在积极申报九类危险货物(锂电池相关)作业资质,为包括大众(安徽)、江淮、蔚来、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储能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

“江淮运河作为国家重要的物流大通道,不仅重构了江淮水运格局,也有力促进了沿线产业集聚升级,助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塑造安徽向海而兴的发展新优势。”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依托和发挥江淮运河与长江黄金水道联运优势,积极联通中原城市群,高效串接皖北地区、合肥都市圈、皖江经济带,促进区域要素通畅流动和产业分工合作,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服务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