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产业 > 

安徽无为:绘就"特色产业"新图景

发表于:2023-11-01 10:22  作者:鲍玉婵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沈好好

2021年7月,投资总额达2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产业园项目落户无为,顺利实现“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过百亿”目标;  

2022年5月,总投资30亿元的楚江导体产业园年产15万吨高端细线生产项目落户无为市泥汊镇,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将成为亚洲第一高精导体生产基地;  

2023年的3月30日,无为市又集中签约了重点招商项目15个,总投资137.2亿元,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132.43亿元……  

行走在无为,处处呈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近年来,无为市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强市战略,尤其注重特色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无为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5亿元,增长7.7%。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正在以其强大的产业集聚和发展势头,引领着本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串起产业链 激活新动能

在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闪着银光电池模组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目前,比亚迪已在无为建成全国最大的4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产能可为约8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机,1-7月,园区新能源汽车实现产值130亿元。”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比亚迪新能源电动电池产业园是比亚迪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相关零部件。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超过50亿元。

比亚迪新能源电动电池产业园的建设,有力推动了无为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我们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专班,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报告》,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梳理产业链头部、独角兽等类型企业,发挥比亚迪‘链主’企业效益,把‘链条’延长、把‘蛋糕’做大。”无为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介绍,近年来,无为市先后引进展博、通美、正鑫源、武耀、定靖轩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无为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无为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比亚迪超级工厂的投产,不仅是无为市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无为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聚度,推动无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无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无为市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科技赋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产业发展,科技先行。近年来,无为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科创服务,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良性循环。  

走进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展厅,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荣誉墙上大大小小的奖牌和各种发明专利证书。“集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产品的专注研发和对产品品质的保证。”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明竹说。  

在展厅舰船用纵向水密电缆展品前,叶明竹介绍道。“固有水密电缆的耐水压等级最多达到7个兆帕,也就是说700米是极限,我们研发的纵向水密电缆能达到水下1000米,且更利于网络信号和光信号的传导。”  

据了解,在海洋深潜装备线缆的研发制造上,华宇电缆主持开发的省级重大专项——深潜设备专用水密电缆,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海洋工程建设。作为打破国外“卡脖子”的技术,该产品为我国石油及船舶事业和深海领域的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  

“我们在近三年时间,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一亿多元,组建了‘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安徽省船用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与青岛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叶明竹表示。  

作为全国唯一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目前,无为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拥有1个国家级电线电缆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华菱集团特种电线电缆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安徽华宇电缆集团、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10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下一步,无为市将优化产业链结构,集中力量补短板,提升发展质量,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力争到2025年打造电线电缆500亿产业集群。”无为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说。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