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梅建广/摄)
铜陵市义安区打造的以夜景闻名的犁桥水镇景区。
图为降雪后的犁桥水镇景区,银装素裹,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通讯员 吴家富/摄)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电解车间。
(通讯员 臧树超/摄)
正在加快建设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
地处长江之滨的铜陵,是一座因铜而建、缘铜而兴的城市。传统工业型城市此前一直是铜陵的城市标签。
如今,随着绿色转型发展的号角不断吹响,铜陵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迈步向高端制造业转变,集中力量打造新兴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循环利用,资源型城市完美“蝶变”
铜陵是新中国铜业的摇篮,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诞生于此,新中国铜工业的“长子”、世界500强企业铜陵有色集团位于铜陵。
12月5日上午,走进位于铜陵市的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在该公司渣选生产车间,直径5.5米、长度8.5米的球磨机正在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经过炉渣缓冷、破碎筛分等处理工序,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我们每年要处理约90万吨冶炼废渣,通过渣选工艺产出约8万吨高品位铜精砂,这些铜精砂返回到冶炼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渣选课课长助理章鹏飞说。
近年来,该公司投入1.1亿元对环境集烟系统、尾气脱硫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开辟铜金属和稀贵金属回收2条生产线,对在冶炼过程产生的炉渣等物料进行二次加工再冶炼,通过对电解中产生的大量阳极泥副产品再次提取,生产出金、银等9种金属。
“处理冶炼废水,不仅节约废水处理费用,还能带来数百万元收益,完全改变以往需要第三方处理中间物料的方式。”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党委副书记谢剑才介绍,如今,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可年产高纯度阴极铜45万吨、金7.77吨、银351.57吨以及铂、钯等稀有金属。2023年销售收入预计超350亿元。
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无氧铜、紫铜等各系列板带材产品的企业,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高铁等领域。
走进板带车间内,可以看到,一批批金黄色的铜带加工完毕摆放于车间。“这些铜带在完成申报手续后,将运至铜陵保税物流中心准备出口。”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公司经理胡铜生说。
“作为一家铜产品精加工和销售企业,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在铜产品精加工上持续发力。”胡铜生表示,近期公司研发的高端铜锆合金新产品取得关键突破,在微量元素的控制方面,可控制在以百万分之一为单位的控制精度,以提升产品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在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该公司铜锆合金新产品已成功打入市场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据了解,近年来,铜陵市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做强铜冶炼,做优铜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铜陵打造了以铜制品为主的全周期产业链,加快铜产业转型升级,从电解铜延伸出了7条完整的铜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和铜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传承创新,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铜都”
以铜得名,因铜兴市,铜陵有着3000多年的铜采冶历史,铜文化是其主色调。如今,铜陵正依托独特的铜文化资源,创新铜文化表达方式,让“铜都”变得更有活力。
12月4日下午,在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的文创产品展厅,一件件以植物、动物等为模型的铜工艺品形态逼真,琳琅满目的铜文创产品集中展现令人震撼。
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敏正将铜丝嵌入铜坯,正在制作一款精美的景泰蓝作品。
“这件作品名字叫‘独立瘦蓬笑晚秋’,它是用‘焚失法’技艺制作的。”赵敏介绍,“焚失法”这种古老的青铜铸造技术一度失传。
近年来,在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指导下,“焚失法”技艺终于复原,并于2022年5月被列入省非遗名录。现如今,该公司在传承“焚失法”技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着色技术,创新发明“写真铜艺”,提升了铜工艺品艺术效果,景泰蓝、彩铜工艺品等创意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铜官府铜工业文化产业园新基地门口,该公司正在打造一座100%的“铜房子”项目——“铜官府”。
“建筑表面完全用铜材料来装饰,预计用料500吨,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60%。”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董事长郭飞介绍,该项目展示国内外不同铜制作工艺、铜产品及生产过程,承载古铜都铜文化。建成后,这座仿徽式建筑风格的“铜房子”将成为别具特色的地标建筑。
“建设铜官府不仅让游客了解铜工艺,更要把铜文化产业资源聚集在一起,吸引更多的铜工业企业来铜发展,打造一个‘工业+文化+旅游’的新发展模式。”郭飞说。
如今,铜陵市致力打造“中国铜艺之都”城市新IP,从铜艺交流、铜艺人才培养、铜艺非遗传承、铜艺产品设计、铜艺研学5个方向发力,已建成国际铜雕艺术园、海峡两岸铜雕艺术研究院等铜文化空间,举办了铜文化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培育更多的铜艺技艺传承人。
此外,为使铜文化持续“出圈”,铜陵打造了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铜博物馆、“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官府创意产业园、北斗铜街等一批铜文化主题文旅产品;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发了《千姿百态铜工艺》《穿越铜官山:矿工的故事》等13个精品特色研学课程,形成了“认识铜、寻找铜、使用铜、铜传承”研学课程体系,打造了从铜遗址、铜开采、铜冶炼,再到铜产品生产、铜产品展示、铜文化演艺等多条完整的研学旅游线路,让游客或者学子可以在城市里追寻铜的记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深层次解读铜文化的古往今来。
项目落地,展现创新活力的“幸福铜陵”
2023年,铜陵市锚定“挺进全省前列”目标,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在项目招引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真实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
12月5日上午,走进位于枞阳县的安徽得壹能源科技公司。在电池装备无尘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得壹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忠介绍,得壹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从事方形和圆柱形电芯、模组生产。预计到2026年底,2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成达产,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可直接吸纳3000多人就业。
当前,枞阳县将该项目列为全县“首位工程”,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布局,引导链上企业强强联合,对接新能源企业相关企业115户。
12月4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首根主缆索股架设完成,标志着G3大桥正式进入主缆架设施工阶段。12月5日下午,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滔滔江水之上,只见大桥南北主塔遥遥相望,“猫道”悬于空中,一条“空中走廊”横跨长江两岸。
“G3大桥具有‘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三种过江功能,是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桥型世界之首,预计2024年2月初完成主缆架设。”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张弛说。
张弛介绍,总投资86.8亿元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铜陵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大桥路线全长11.88公里,其中跨江主桥长1505米,主跨988米,大桥按照“四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设。据悉,2025年7月,这座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的公路桥将竣工投用,对提高高速公路铜陵段通行能力、完善区域铁路布局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到位于铜陵市义安区的犁桥水镇。夜幕降临,水镇道路两侧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亮起,游客于夜色中跨过拱桥,穿越牌坊,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犁桥水镇最大的亮点在于夜游,我们在灯光科技这块下功夫,根据水镇建筑特点,把现代的声、光、电体现得淋漓尽致,将一幅江南水镇画面呈现于游客面前,让人回味无穷。”犁桥水镇景区综合部部长刘东成介绍。
走上离水镇入口处不远的石板桥,放眼望去,犁桥水镇的自然奇观之一“漫天晚霞”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水面、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映着云霞,光影变幻,为夜幕下的水乡揭开了美丽序幕……
刘东成介绍,作为“十四五”文旅重点项目——“犁桥水镇”是铜陵今年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是铜陵体量最大的特色古建筑群落,汇聚了各地的美食、小吃,在街巷营造出不同时代生活与商业氛围,全力打造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据了解,自4月28日开园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累计接待游客达276万人次,其中市外游客约138万人次,共实现营业收入6145万元。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铜陵犁桥水镇景区入选《2023年度长三角文化及相关产业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