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不断走深走实,针对当前全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部分存在的标准不够科学、程序不够规范、方法不够合理、结果不够可信,以及推进的力度、广度、深度和质量不均衡等问题,2023年,安徽省财政厅会同六安市财政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和六安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所,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期许以地方标准为抓手,充分发挥地方标准权威性、指导性、规范性优势,推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更加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2月18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地方标准《预算绩效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标志着安徽省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正式出台。
据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预算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9年3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两步走”战略目标,即“省级层面到2020年底、市县层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锚定目标、笃行实干,汇聚多方合力,夯实制度基础,聚焦改革重难点,有序有效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落地,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基本建成“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圆满完成了既定改革目标。
《规范》按照“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安徽省历年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将预算绩效管理的一般要求和安徽省的生动创新完美融合。《规范》共8个章节,主要包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等内容,详细规范了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各环节的对象、内容、指标、方式和流程等,是安徽省长期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的结晶、理论总结和制度规范,是预算绩效管理“安徽模式”的集中体现。
《规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是突出“前瞻性”。《规范》吸收国内预算绩效管理先进经验,选取一批优秀实践案例作为蓝本,深入“解剖”预算绩效管理的“肌理”,找问题、提能力、破瓶颈,按照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新要求,突出前瞻与引领,引导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向。
二是统一“标准尺”。《规范》将标准化理念、技术和工具深度融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建设体系中,运用标准简化、统一、协同、优化的原理,明确各项工作“谁来做、怎么做、什么时间做、做成什么样”,针对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环节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为全省各级预算部门(单位)、财政部门、第三方机构和其他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统一了“标准尺”。
三是注重“实用性”。实用性是安徽省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的落脚点,《规范》通过8个表单、8个工作方案模板、8个报告模板和14个指标框架模板,有针对性地指导使用者开展工作,为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操作模板”。
四是提供“说明书”。配套编撰了《安徽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指南》《安徽省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指南》,分别为28万字、26万字,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路径和方法。结合近年来安徽省优秀实践经验,编撰30个预算绩效管理典型案例,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者“有的学、学得会、用得好”。
《规范》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领域的空白,是重大的制度创新,有助于引导安徽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进一步树牢“谁花钱、谁负责”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意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不断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