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1日,随着装载4272吨钢材的“博之远号”轮缓缓驶离东苑码头,铜陵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据统计,2023年,铜陵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028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03万TEU,外贸进出口吞吐量41.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3%、7.47%、33.15%。这是继铜陵港在2016—2018年连续3年突破亿吨大关后,再次跻身全国内河亿吨港口之列。
去年以来,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出台《铜陵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末,投资143.1亿元,推进顺安河、罗昌河航道建设,新建、改扩建5000吨级及以上泊位28个,总数达56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000万吨以上。《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修订)》环境影响评价获批,计划规划泊位195个,规划年总通过能力约2.5亿吨,新增泊位数量130个。出台《铜陵市港口企业“米均效益”评价实施意见(试行)》,推动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加快港航项目建设,提升港口通过能力。投资1.7亿元建成兴港、金城码头3个万吨级泊位,新增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630万吨。投资1.42亿元推进德盛、国能发电、新亚星等码头技改项目完工,提高港口码头装卸效能和安全环保水平。
此外,该局持续深化“2+5”皖江合作模式,推进成德洲东港航道精细化管理,将新沟以上航道维护尺度平均提高1.5米,解决东港航道枯水期维护尺度不足问题。协助水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获得长航局新增硫酸运力奖励1.2万载重吨。培育安徽港口物流公司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通多式联运线路11条,完成多式联运量550万吨。同时,服务开放经济,保障重点物资畅通。服务铜陵港水运口岸在全省率先恢复直航,2023年共10艘国际船舶运输4.3万吨货物从外贸码头直航日本和韩国。全年完成1740万吨煤炭、1204万吨金属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图文/陈燕飞、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