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资讯 >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以“善”为支点,谱写服务“皖”美经济新篇章

发表于:2024-01-08 16:22  作者:余新雁  来源:中国网韵动安徽  责任编辑:陈紫芊

金融工作会议时隔6年再次召开,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了金融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金融业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以高水平金融供给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此,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交出了一份服务“皖”美经济“高分答卷”。

该行以“善本金融”实践,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从社会价值角度推动金融回归本源,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致力于把金融服务的落脚点放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真正受益上。截至2023年12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4.30亿元,增幅39.96%;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58亿元,增幅76.29%;拓展上下游客户766户,增长453户;科创金融融资余额88.32亿元,服务科创企业较年初新增107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28亿元,增幅28.17%,有贷款余额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户数3071户,增幅30.90%;28.95亿元,增幅42.98%。

驻足科创沃土,强化科技金融服务

如今,“高精尖”正成为人们对“安徽造”的新印象,世界制造业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合肥的开展,也让“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名片更亮眼了。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以提升科创金融服务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工作机制,打造专业团队,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体系,以培育科创企业为着力点,通过聚焦科创金融服务精准送达,完成业务推进工作机制,通过聚焦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打造专属产品与服务,通过聚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并结合浙商银行特色金融顾问模式,构建金融生态,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形成了三大科技金融服务特色:

“全”,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创新提供“七大专项产品”和“六项特色服务”,建立健全产品体系。“专”,浙商银行合肥分行突出“四个聚焦”和打造“三专团队”,持续完善服务体系。聚焦组织领导机制、风控体系创新、差异化政策支持、科创金融机构建设。打造“三专团队”:专属产品经理/客户经理+专职主审+专业服务,体现专属、专职、专业的服务模式。“先”,2023年4月3日,浙商银行独家主承销的中部六省首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科创票据”暨安徽省首单AA评级科创票据成功发行。最终票面创2023年以来全国同类型同期限同评级债券票面利率新低,较当年安徽省同评级同期限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低159bp,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助推双碳经济,践行绿色金融服务

近年来,“双碳”目标已成为国际共识和中国战略,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浙商银行合肥分行早在2021年便落地安徽省市场首单绿色债权融资计划,而今更是以强化金融科技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松劲,持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内涵、新路径为目标践行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措施有三:

产品应用有创新。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模式,通过H+M、分销通、分期通、仓单通等特色产品,在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银租联动、智能制造等业务模式上形成合力,挖掘绿色金融潜在市场和客户。加强对外交流,争取与政府机构对接,筛选确定优质目标客户。结合区域特点,强化绿色企业与项目的拓展储备,按季梳理重点支持绿色企业或项目拟投放清单。

授信支持有力度。建立绿色信贷业务的“绿色通道”机制,加快绿色项目授信审查审批;增强绿色贷款认定的管理约束和督导,提升认定质效;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对环境和社会表现恶劣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

绩效考核有指引。将绿色贷款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激励和资源分配倾斜。单列信贷资源,明确在风险加权资产资源配置上能源金融项下融资业务(不含银行承兑汇票)、绿色信贷及碳金融配置定额增量资源,在额度内先到先得。实施FTP定价优惠,放宽押品条件,稳妥推进碳排放权抵押、排污权抵押、专利权质押、林权质押等新型资产质押方式,降低轻资产企业融资门槛。出台专项客户拓展激励政策,明确绿色金融FSA按原权重1.5倍执行,绿色贷款最低经济资本回报率按10%计算。

强化金融保障,落实普惠金融服务

2022年,省“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张先生成为安徽省首笔“人才支持贷”产品受益者,获得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发放的500万元纯信用“人才支持贷”……浙商银行的以“人”为本创新“人才银行”业务在安徽“开张”即是新高度。

浙商银行成立伊始便将普惠金融定位为战略业务重点发展,一是坚持专业化经营。构建总分支三层级、矩阵式、专业化的人员组织架构体系,推广“5+1”专营配置模式,形成“敢愿能会”长效机制。同时,合肥分行按照机构人员建设适度超前的思路,持续引进优秀小微金融服务人才,拓宽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成功组建小企业专营团队。二是培育差异化优势。针对小微企业无抵押担保融资难题,创新开展“见贷即保”批量担保业务模式。针对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小微企业园区建设的窗口期,推出“5+N”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入园小微企业提供“成数高、手续便、还款轻、产品活”的定制化服务,解决融资需求痛点。三是推动场景化、数字化转型。构建政府、小微园区、专业市场、开放银行合作、协同联动五大场景金融,搭建“1+1+N”的综合性数字化产品服务体系,丰富“非接触服务渠道”,推广线上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渠道,数字赋能普惠业务发展,让数据跑代替人跑。截至2023年12月末,合肥分行线上化贷款余额20.92亿元,较年初增长4.34亿元,增幅26.18%;有贷款余额户数1836户,较年初增长493户,增幅36.71%。

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完善养老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强化风险管理,力求全渠道、全方位满足客户养老金融需求。2022年,合肥地区被选为全国个人养老金先行实验区,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在总行政策指引下,成立一把手带队的专项领导工作小组,累计服务个人养老金账户客户6495个。同时,提供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为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擦亮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围绕财富管理、健康医养、养老规划,整合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养老规划、养老产品、养老社区、养老医疗等一站式、全周期养老金融服务。同时,结合合肥分行“新悦荟”善行工作室开展网点覆盖社区服务老年人公益活动,2023年度义诊覆盖社区老人100余人、慰问孤寡老人10余人。

搭建养老金融服务平台。专业产品上,将电子社保卡、个人养老金、保险、基金、理财、储蓄存款等养老金融相关功能模块统一整合为养老金融专区,打造数字化“养老账本”。配套服务上,将适老服务充分延伸至营业网点之外。为解决老年客户行动不便、不能上门办理业务的困难,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不定期对80岁以上老年客户开展了逐户电话回访,提示用卡安全,为老年人安全金融服务保驾护航。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养老客户服务示范网点建设,持续推进网点便民服务区、助老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升级,做好适老化、便民化改造;面向老年群体推广“简约版手机银行”,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键直达专属服务,彰显金融服务温度。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已有两家网点授牌适老化支付服务“长春花”特色银行网点。

升级数智化供应链金融,助力数字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在不断升级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不同行业供应链融资存在差异化需求,须从行业需求出发,分析行业在生产、采购、订单、支付、销售全场景的典型性特征,通过数字化应用,分类施策提供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新能源”)供应链金融,就是浙商银行在光伏行业应用的典型服务案例。光伏行业因“重资产”、资金需求旺盛,且产业链条上企业丰富,是当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点行业。阳光新能源是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据了解,在阳光新能源的供应链体系中,包括组件生产厂在内的企业有数千家,下游经销商“少说也有千八百家”。该行围绕光伏行业特点,深入调研阳光新能源产业链融资需求,打造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实现从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采购、核心企业自身生产、下游经销商销售到终端农户安装运维的融资需求全覆盖。

在终端农户安装运维场景下,该行通过大数据精准风控,以核心企业增信,无需提供抵押物和其它担保,解决农户购置光伏发电设备资金需求,大大降低了农户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门槛,针对性解决农户融资难题。与此同时,衍生出一地多用的“光伏+”经济模式,也带动了当地村民“二次就业”。尤其是阳光新能源走出国门,近年,在澳洲、欧洲、中亚等国际市场实现重点突破,阳光家庭光伏实现装机翻番增长。

以上种种正是浙商银行合肥分行践行善本金融,助力共富的具体行动,让“善”的理念触及“五篇大文章”各个节点。未来,浙商银行将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跟总行党委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向善、金融为民理念,依托专业能力向社会传递正向正行的影响力,推动金融初心回归和使命提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谱写服务“皖”美经济新篇章。(余新雁)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