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安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如何科学谋划2024年的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路线图”。其中,“新质生产力”一词,在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引发省人大代表的热烈讨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和战略性的新概念,是要素新优势、产业新形态、发展新路径、竞争新优势的集成表述,代表着更创新、更高阶、更可持续的生产力发展方向。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政府工作报告擘画了安徽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蓝图。
新汽车,做强新“皖军”
2023年,我省把汽车产业列为“首位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省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支持我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项兴初建议,加强省内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谋划加速推进氢燃料汽车产业。“我省应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规划和政策体系,重点支持氢燃料商用车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发展,专项推动加入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增强氢能产业发展话语权。同时在新能源的应用和充换电服务上下功夫。”
通过调研发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率先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范围路试及商业化应用,我省在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集群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
项兴初建议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推广,完善法规标准和基础设施。“我们可以有序扩大测试范围,支持省内企业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支持合肥、芜湖制定并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和实施规划,加快建设合芜高速公路示范运行建设,推动已建、在建和规划的数字化、标准化建设道路满足智能网联需求。”
新场景,谋划新布局
未来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是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署未来产业,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人大代表韩东成建议,我省应当抢抓机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韩东成看来,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产业生态构建、创新要素保障、配套支持等多方面入手,统筹谋划,才能形成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
“我省应当大力支持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鼓励科学家和创业者进行产学研合作,发挥科技创新对元宇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抢抓机遇升级产业结构。”韩东成建议,我省应当立足科创安徽的优势,支持打造未来产业园区,设立政府专项发展基金,打造未来产业长三角融合示范区。同时还要培育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成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构建全链条未来产业发展集群。
新协同,带动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创新引发和主导的,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生产力样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和适应,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贡献。
省人大代表吴华峰认为,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共进,有助于加快形成新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生产力“三力”共促格局。
“我们应当加强省属国企和民企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促进‘三首’产品本地转化应用,助力‘卡脖子’技术攻关。政府需要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积极引导省属国有企业向民企开放应用场景,形成品牌联动性,实现业内强强联合。同时要打造省属国企与优秀民企合作样板标杆,宣传推广优秀案例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创新合作方式。”吴华峰认为,只有双方协同共进,融合创新发展,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省属国企和地方民企强强联合发展的模范之路。
新数字,赋能新升级
在新发展阶段下,制造业智能升级、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是制造业未来发展大趋势,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求十分迫切。
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制造业必须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如何推动新兴数字产业的创新发展?省人大代表储松潮认为,要加快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
“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占比高,具有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可发掘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丰富,传统工业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等需求迫切,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为企业赋能,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痛点。”储松潮建议对老工业城市申报有关数字化转型项目和资金予以倾斜,并按一定比例提高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
储松潮认为,省级有关部门应收集整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和案例,研究建立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指南,通过术语定义、参考架构、数据字典等基础性标准的规范,加速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凝聚行业共识形成合力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帮助企业解答“怎么转”的问题。
新平台,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全方位守护城市公共安全,当好城市安全发展的科技哨兵”为要求,在科研平台建设、应用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
“当前,全省乃至全国有效需求不足,城市安全领域存在短板,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局,加快启动城市‘里子工程’建设,这既有利于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又有利于拉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一名从事安全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省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建议,我省应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好城市的“里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深度融合,增强城市智慧安全的韧性。
袁宏永认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也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可以发挥‘新型’体制机制优势,对高层次人才要把‘柔性引进’放在重要位置,柔性引进院士、‘杰青’‘万人’等高层次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领衔把脉技术攻关,打造科技人才‘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