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要闻 > 

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力 高质量建设美丽安徽

发表于:2024-04-25 09:15  作者:罗晓宇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沈好好

2020年以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23年达6121亿元,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26.5%、26.6%、33.6%。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重大项目落地有力,2023年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11867.3亿元,连续两年居安徽十大新兴产业之首,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8.79亿元。落地百亿元以上项目32个,投资额3632亿元。皖北地区落地项目数、投资额全省占比分别为34.8%、29.7%。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我们也必须在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表示。

科技推动创新 加速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要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必须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罗宏表示,安徽正大力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以企业为主体,紧盯高效光伏电池、氢能制备储存等新能源领域,高效电机等高效节能领域,脱氮除磷技术和智能控制装备等先进环保领域,储能电池和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减碳和碳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产品试验线,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联合攻关,支持沪苏浙知名高校院所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一批新能源领域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以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为契机,加快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加快产业绿色化发展,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才能加速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省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奋力推进产业集群在“绿色赛道”上实现跨越赶超。

如今,我省正鼓励龙头企业领建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市场化途径,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全省风光电资源,拓展“新能源+”示范应用,支持省属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省绿色转型的不断加深,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果丰硕,产业规模再创新高,一些重点领域优势突显。”罗宏介绍,其中阳光电源、合肥晶澳、合肥通威等13家新能源企业营收超百亿元。2023年,我省新能源光伏领域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产量全国占比分别为50.8%、14.7%和24.6%,其中TOPCon电池产量占全国近一半、HJT异质结电池产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领先。储能领域拥有一批头部企业,部分重要产品行业领先,储能电池产量全国占比5.6%,隔膜涂覆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50%。

此外,我省新增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培育符合国家光伏行业规范条件企业9家、位居全国第四。自主研发异质结组件功率四次刷新世界纪录,最高实现755.03W;中国科大单结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达26.1%,创世界纪录;阳光电源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滁州德兰明海新能源储能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宣城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国轩年产20GWh动力电池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开工、投产。

聚力强链补链 共创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

“省生态环境厅作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正深挖绿色产业发展新机遇,深化对接合作,聚力强链补链,共创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罗宏说。

近年来,该工作专班坚持抓项目、引企业、促集聚,紧紧围绕“双招双引”工作目标和任务,不断丰富手法、步法、打法,用市场逻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针对性吸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来皖落地。

“我们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用全产业链的理念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我们专门有一支力量在推动、调度、谋划、协调、布局这个产业。”罗宏介绍,其中,皖北作为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为此该专班编制《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突出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两大抓手,以“兵团式、阵地战”模式助力皖北地区全面振兴。

突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既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词,也是安徽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特色打法,这对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同样重要。

罗宏表示,我省正加强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争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皖布局,制定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指导目录。编制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健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等机制,每年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1万名,引入13个高层次人才团队。组建120亿元产业母基金,通过立项评审子基金12只、总规模183亿元,储备项目225个、拟投资154.4亿元。

紧抓产业“风口” 绿色经济向“新”发展

“近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起云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安徽着重打造的十大新型产业之一,正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罗宏说。

如今,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搭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何紧紧抓住安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风口”?罗宏介绍未来的工作方向。

“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健全跨产业、跨专班、跨层级项目招引机制,完善产业链全景图,制定招引目录,办好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企业总部在皖布局。此外,还将加快产业‘走出去’发展,支持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认证、ESG评级和投资指引,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营销服务中心、海外仓,塑造出口新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罗宏表示。

“我们还将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层面持续发力,为产业发展助力。”罗宏补充道,将继续加强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着眼强链补链延链,列出项目和企业清单,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注重基金赋能,通过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母子基金集群,吸引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落地安徽、参与产业发展,为让安徽加快成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贡献“新”力量。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83108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