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潺潺、青石小路、悠悠乡愁,行走在独具韵味的三合村传统村落中,“黛瓦粉墙彰古道,吴风楚韵育儒贤。勤读勤垦民情厚,亦贸亦农家业延。”这样一幅场景或许已经打动了许多人的心扉。如此美景,并非遥不可及。在黟县柯村镇三合村传统村落保留有大量古朴的徽派古建筑,它们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是文化的承载,是乡愁的慰藉。这里的一砖一瓦述说着历史,一石一木承载着乡愁。
三合村位于柯村镇东北方向,漩溪河下段,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全村257户、868人口,沿漩溪河分布,全线长11千米,与石台县交界。全村总面积3.4万亩,山场面积2.8万亩,耕地面积476亩,茶园1146亩。三合村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山区村落,有革命遗址皖南红军医院分院坐落孙下村中,有县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漩溪塔,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已得到保护修缮,并对外开放。厚重的历史与新时代的光芒在这里交相辉映,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焕发出别样的精彩,处处透着和谐美满的幸福味道。
革命遗址皖南红军医院分院坐落于孙下村中,1934年8月,柯村暴动成功后,在石埭新棚建立了皖南红军总医院,下设孙村、王村老山两个分院,属皖南苏维埃政府的下属机构。医院建立之初,收治红军游击队伤员30多人。方志敏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柯村休整时,收治伤员300多人,重伤员130多人。柯村苏区陷落之后,医院遭到破坏,医务人员随部队转移。医院历时8个月,在设备简陋、药品缺乏的艰苦条件下,医治了大量红军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500多名伤病员,为革命保存了大批有生力量,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皖南革命根据地创办医疗机构的先例。
旋溪塔位于柯村镇三合孙村旋溪河畔,它古朴、苍劲,巍然挺立。该塔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丰元年(1851年)孙村合族集资重修。占地面积33平方米,塔共五层,高18.9米,以琉璃宝瓶为塔顶,塔刹高3米,系砖、木、石空心结构,平面呈六角形,门楣刻有“溪山钟秀”四字。塔内有夹壁墙甬道,砖砌阶梯,共48级,螺旋而上,每层均有神龛,上供雕塑或彩绘之佛像。塔周围地势高峻,面村临溪,环境清幽,松竹环抱。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皖南游击大队在塔身留有革命标语。1982年,该塔被列为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争取到部分资金,进行了加固维修,添上了风铃,现由三合村进行保护和管理。
近年来,柯村镇三合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抓手,立足三合村实际,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加强乡村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合村依托好生态、好水源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泉水鱼养殖,建设鱼池20口,占地1.5亩,年销售额约10万元。围绕乡村治理,不断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极大改善了三合村村貌。利用皖南红军分院,漩溪塔等红色资源进行整合串联,构建三合本土红色IP。同时依托红色旅游发展,引进社会资本打造集村史馆、民宿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场所。
柯村镇党委书记盛茂存说:“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保护古村落,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力度,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村庄现有的特色,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让传统村落留得住乡情、护得住乡土、记得住乡愁。”(图文/胡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