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畔,古镇街头,泾县的青山秀水间,不仅萦绕着茶香鸟鸣,还浸透着笔墨纸砚的悠远。这些不单单是自然和文化,还是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立足自然生态和文化优势,坚定不移走以“生态泾县、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效推进旅游资源转化和融合发展。
旅游,正逐渐成为泾县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一些魅力独具的乡村,也抓住机遇,争做振兴路上的示范,努力描绘一幅景美人和的崭新画卷。
村庄改造,让游客有得玩
初秋,从皖南川藏线的入口驶去,循着曲折蜿蜒的美丽公路前行,扑面而来的除了山里特有的凉意,便是城市里感受不到的满眼绿意。
在距离泾县城区16公里处,“华夏毛竹第一镇”——泾县蔡村镇赵村组境内,有一个“赵村里”,它依偎于群山脚下,美丽的月亮湾河岸,依山伴水。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你肯定不会知道,昔日闭塞小村庄如今已改换“新颜”,成为泾县艺术乡村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无数年轻人驱车而来。
“赵村里结合‘四类房整治’,对50多户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实施‘三大革命’,优化项目区环境,加强道路及环线节点改建,满足功能配套服务,修建沿河景观长廊、连心桥。以中高端客群为核心,建设精品民宿,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蔡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启亮对这里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介绍。
同样发生华丽转变的还有位于琴溪镇东北方,距泾县县城15公里处的马头老街。这里的古村落曾经历过风风雨雨,如今古貌犹存。传统街巷体系较为完整,其古建筑历史跨度大,从明清至民国,村落中有价值的明清古建筑级型众多。
近年来,泾县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马头老街传统建筑群不断地研究、挖掘、开发、利用,在原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完成全方位改造,升级改造包括8间公房及36间民房。
完成主建筑群的改造升级后,当地还为老街注入了丰富的活性业态。不仅整体增加了民国风类型的门牌门招及大型墙绘,还引进现代光影舞台技术,布置水幕灯光电影秀和枫树井灯光秀,极大地提高了老街景区的新鲜感和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如今来这旅游参观的游客已是络绎不绝。
传承创新,让技艺留得住
在泾县琴溪镇内,吸引游客的除了马头老街,坐落于不远处的施窑村,也令不少陶瓷爱好者情有独钟。
施窑村作为千年宣州窑的最后一块遗存,其境内有多处古窑址,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陶烧窑。然而和许多地方的农村情况一样,年轻人大量外出,制陶就成了村里一些老人坚守的生存营生。
刘云是一位北方姑娘,因为热爱陶艺所以来到施窑,创立“云岫陶源”,学习、传承泾县龙窑制陶技艺。同时推出泥板成型、泥条盘筑等传统制陶技艺让游客参观学习。
“让艺术不再是殿堂里的阳春白雪,用文化赋能,将艺术融入乡村,我要做陶文化坚定守护者。”美好愿景支撑着刘云来到村里,带头开展陶艺培训,通过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多年来的努力让刘云成为这片土地的“代言人”。
技艺的传承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资金、政策的支持。据了解,泾县乡村振兴公司和琴溪镇预投资1.2亿元,以自然景观环境和龙窑制陶非遗文化为背景,以艺术家工作室、研学中心、博物馆、大地艺术、古陶文化等为节点,深入挖掘乡村生态、乡村民俗、乡村文化,推动旅游与农村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培育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研学旅游、非遗传承、农耕体验等特色鲜明的新兴旅游业态。
刘云和龙窑制陶的故事只是众多泾县非遗传承的小小缩影。宣纸制作、茂林花砖、榔桥木梳、孤峰制伞……近年来,泾县不断探索创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发挥非遗时代价值和社会功能,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绽放出时代芳华。
产业发展,让百姓过得好
宣纸制作作为一项传统非遗,却为泾县带来每年过亿的收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泾县的宣纸产业紧跟时代步伐,在精进工艺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丁家桥镇形成了总面积2.98平方公里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各类宣纸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截至2022年年底,丁家桥镇电子商务集聚区经营户达1600余户,相比2020年增长201%;全镇电商年发货量达500多万单,年销售额达5亿元;镇电商及周边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近年来,泾县依托独特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巩固农村电商发展成果,努力推动全县农村电商发展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1-9月份,全县网销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18.58%。新增电商强镇1个、“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2家、“年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农村产品品牌”6个。安徽雅昌宣纸艺术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泾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泾县:新青年古技艺电子商务一线牵”入选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农村电商案例选编》,在全省进行推广。泾县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县,连续第六年获得省级先进表彰,同等情况全省唯一。
同样依托电商走上发展“快车道”的还有茂林镇溪里凤村。
翻开溪里凤村90后女书记王圆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晒满了当地的农特产品。“朋友圈里打广告也是为村里的发展多尽一份力嘛,通过朋友圈我还真卖出去不少货呢!”王圆自信地介绍。
溪里凤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后劲不足。但是乘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东风”,溪里凤村搭建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之前的窘况已不复存在。
2022年4月,该村成立泾县穗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当地农特产品。村里还打造了谷德茂林品牌,大大增加村民收入,公司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时间销售额已达30万余元,带动63户村民实现增收。
“为实现民富村强目标,溪里凤村锚定村村联营发展思路,入股100万元至农富菜园基地抱团发展,每年收益6万元。推动凤村片四个村合伙发展木梳产业;同时促进林下特色香菇、黑木耳、小米辣等产业发展。仅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30.03万元,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可超50万元。”王圆介绍道。
有颜值、有内涵、有产业。如今,泾县正着力村庄“复兴”,由表及里打造和美乡村。
农房变民宿。已建成规模达900余家的“徽风皖韵”民宿群、精品民宿超100家。对3个“空心化”村落进行改造,打造高端民宿集群项目,增加村民收入300余万元。
村落变景区。培育传统村落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3个,游客接待量占全县总量75%以上,村均集体经济收入是全县平均水平的1.69倍。
文化变产业。打造宣纸、宣笔、红色等研学旅游村13个,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中国宣纸小镇一期9月份对外开放;与中央美院等200余所高校合作打造写生创作基地,上半年查济村接待写生游客6.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