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资讯 > 

实干争先!池州高新区“硬核”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表于:2023-05-17 16:13  作者:江凯、李欢  来源:中国网韵动安徽  责任编辑:汪影

规划用地900亩,总投资预计25亿元,在池州高新区东部园区,一座电线电缆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是池州市贵池区发力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园区。

走进产业园,可以看到这里的厂房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现代化厂房已初现雏形,内部装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各类生产设备正在陆续入场安装中。

据介绍,目前正在建设的是池州起帆电线电缆产业园一期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450亩,总投资10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的是20万平方米厂房、办公楼及配套辅助用房。

起步抓建设 聚焦重点项目

2018年,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落户池州高新区,5年时间,该企业就成为贵池区的领军企业,2022年实现产值88亿元,税收1亿元。

又快又强,亮眼数据的背后支撑力是什么?是贵池区比学赶超的奋进姿态和“招大引强”的决心。

今年3月,贵池区委、区政府召开“项目年”、招大引强暨“晒目标、抓落实”工作会议,“晒目标、抓落实”,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奋进姿态和浓厚氛围。

池州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以起步抓建设,聚焦重点项目的保障项目建设发展。

“我们公司落户池州后,感觉这里的营商环境确实不错。这几年,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的用电和用气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无论遇到什么急事、难事,都能直接跟专门的工作人员沟通、解决。”池州起帆电线电缆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做好企业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池州高新区紧盯项目建设任务进度表,为项目推进梳理相关流程,列出需要办理的手续清单,一项项领着企业跑办,对事关项目落地建设的关键环节,集中精力帮办。同时启用新建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企业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给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受理,不再需要多部门对接,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

加快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创新

近年来,池州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不断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着力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入库的后备企业集聚,推动后备企业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获取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和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

2018年,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是池州市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先进制造业优质企业。企业主要产品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和砌块,为轻质、多孔的新型建材材料,具有“绿色新型环保建材”之称。

2021年5月,在池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组织下,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铭科建材产学研对接会成功举行,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并举行了现场授牌仪式,加快园区打造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近年来,在池州高新区的支持下,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材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革新,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销售上升为向客户提供专业、系统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服务,为绿色装配式建筑提供最佳墙体解决方案。

推动企业形成深厚的产业链基础,获得了市场及权威机构的认可,2022年该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蒸压加气混凝土技术创新战略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十三五绿色墙材示范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建材三星标识”“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安徽建筑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百家知名房企及物流地产指定品牌”等权威认证,推进了“制造+服务”的双业发展模式。

百亿园区活力旺 策马扬鞭踏新程

今年2月,池州高新区深化“一改两为”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回顾总结2022年工作,动员园区上下以积极进取的奋进姿态和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

会上全面明确了,园区2023年发展目标,池州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和广大职工纷纷表示,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并举,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深化“一改两为”。

锚定“千亿园区、全省十五强、国家级高新区”以及“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2023年池州高新区将深入推进提档升级行动,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做大平台支撑,聚焦优势主导产业,聚力招大商、招强商,不断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数据显示,2022年园区63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营业收入534.97万元、亩均税收24.38万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9.87万元、7.78万元。

目前,池州市高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聚集创新资源等方面取得成效,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等系列举措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逐步实现提质扩量增效,成为贵池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图文/江凯、李欢)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