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5%、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雷达覆盖率位居全国第5……5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安徽省加快建设适应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据悉,我省建立了“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联合的气象科技发展新模式。2022年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增长1倍以上,安徽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7。在精密监测方面,建成综合立体智能协同的精密气象灾害监测网,雷达覆盖率位居全国第5,地面站网密度提升至6.2公里;在精准预报方面,建立了零时刻到年际的网格化智能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多要素网格预报产品分辨率达1小时、1公里,暴雨、强对流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暴雨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提升至41分钟,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在精细服务方面,发展“网格实况+智能网格预报+隐患点及致灾阈值”风险预警业务,气象、水利部门实现全省雨量站点实时降雨信息共享,气象与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能力全国居前,“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我省实施中国气象局保障粮食安全智慧气象服务试点,面向9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在2022年伏秋连旱应对期间,组织开展超常规立体化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作业量历史同期第一,增加降水约14.3亿吨,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同时,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打造“公里级”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网、站网密度全国最高,开展“分钟级”的能见度预警服务,形成以气象监测预警为先导的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处置闭环。此外,气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深化,合肥市成功创建省会城市中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17个县(区)被认定为“中国天然氧吧”,省气象局联合省文旅厅认定“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20个,24种安徽特色农产品获评“安徽气候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