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 

安徽光伏制造业:追光逐日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发表于:2023-02-20 11:40  作者:汪国梁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唐义瑞

势头强劲,规模体量实现跃升

如果要问近来发展势头最旺盛的产业是哪个,光伏必定是热门答案之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月16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主要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5%。

安徽光伏制造业同样跑出了非常亮丽的增长曲线,规模体量实现跨越,产能产量创下新高。2022年,全省光伏电池产量超28GW,光伏组件产量约66GW,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超80GW、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光伏玻璃日融化量达到4.2万吨、产能占全国57%;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3%,实现营业收入1954.9亿元、同比增长118.9%。至此,《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的行业营收翻番(1300亿元)、产业链产值1500亿元的目标已提前1年实现。

光伏产业的超预期增长中,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突出。阳光电源、合肥晶澳、滁州隆基、滁州晶科、合肥通威、东方日升、安徽晶科7家龙头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均过百亿,提前实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培育5家百亿以上重点企业的目标。7家企业合计营收超过1500亿元,增幅超过80%,营收规模占全行业比重超75%,贡献了约70%的营收增量。

光伏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既得益于高度景气的行业大背景,更与我省科学、超前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我省是全国较早重视并发展光伏产业的省份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诞生了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省经信厅电子信息处处长蒋晨捷说,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省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龙头带动集聚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之路,逐步构建起从光伏玻璃、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找准优势,招大引强集聚发展

开局起步,帆满劲足。位于滁州经开区的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新春伊始便处于紧张高效的运转中,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至2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左右,同比增速将超过30%。已投产项目开足马力的同时,东方日升二期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电池片和组件产能。

广阔的行业前景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像东方日升这样的光伏制造业龙头企业不断“加注”安徽。我省是国内最早出台光伏专项发展规划的省份之一。2022年,通过制造强省、支持民营经济等政策对26个光伏项目资金支持累计近3800万元。全省电池环节在建项目产能达45GW,组件环节在建项目产能超85GW。电池、组件环节国内前10位的企业中,分别有8家、7家在皖布局。去年,全省招引落地光伏项目220个,总投资额2672.7亿元,比2021年增长约9倍。

从区域来看,合肥与滁州是目前我省光伏产业的两极,在产业规模、集聚度等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两市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和优势条件,在发展光伏产业上分别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打法。”省经信厅电子信息处杨靖治分析,合肥的光伏产业政策可圈可点,力度相当大;滁州则发挥优质石英砂资源优势,做资源换产业的文章。

合肥市自2014年起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给予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先后引进彩虹光伏玻璃、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等企业,形成以阳光电源(逆变器)、晶澳太阳能(组件)、通威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为龙头,光伏玻璃、储能、光伏电站系统工程等配套企业为支撑的垂直一体化产业格局。中央提出“双碳”目标后,合肥市抓住机遇,又引进协鑫集成60GW组件、晶科能源32GW光伏产品等重大项目,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滁州市凤阳县优质石英砂资源丰富,供应了华东地区70%以上的玻璃用石英原料。“滁州依托石英砂资源招引光伏玻璃企业,再依托光伏玻璃企业吸引电池和组件等企业集聚,实现光伏产业快速腾飞。”杨靖治说,光伏玻璃运输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因此组件制造企业通常与光伏玻璃制造企业就近布局。近年来,通过福莱特、硅谷智能等光伏玻璃行业龙头,滁州先后吸引隆基、晶科、东方日升等一批重点组件、电池企业落户,并带动福斯特胶膜、永臻科技边框等一大批辅材企业就近配套,产业链条日趋完整。

抢抓机遇,加快提质扩量增效

经过2022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接下来,光伏产业能否延续高景气,在规模和发展质量上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和产业链企业不懈努力,我国光伏产业在各个环节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保守估计将达到324GW,乐观估计可达386GW。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盘。

就我省而言,发展光伏产业有着自然资源丰富、玻璃独占鳌头、发展基础良好等明显优势。特别是光伏玻璃日融化量4.2万吨,占全国比重达57%,为吸引下游组件和配套资源集聚奠定了基础。截至去年底,全省电池环节在建产能达到54GW,组件环节在建产能超过100GW。省经信厅电子信息处预计,2023年全年光伏制造业有望实现营收2500亿元,增幅约30%。

“光伏产业正处于电池技术迭代升级的关键时期,龙头企业都在加快新技术布局。接下来,要积极抢抓机遇,加大新一代N型高效电池项目招引力度,支持相关地市发挥光伏玻璃资源优势,向光伏组件及配套等产业链下游延伸布局。”蒋晨捷表示。

招大引强的同时,还要做优做强存量项目。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环节是我省重点发展的优势长板。蒋晨捷介绍,将支持相关环节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打造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进一步构筑技术竞争力和综合成本优势,加快提质扩量增效。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